您好,欢迎您来到农村之声网!
一、墒情现状
4月15日全省194个土壤墒情监测点监测结果显示:表层土壤(0-20cm)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101.9%,最大值为149.0%,最小值为65.1%,变幅为83.9%。
徐淮农区共有土壤墒情监测点66个,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98.8%,最大值为138.9%,最小值为65.1%,变幅为73.8%。
宁镇扬丘陵区共有土壤墒情监测点42个,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108.2%,最大值为147.5%,最小值为71.8%,变幅为75.7%。
里下河农区共有土壤墒情监测点40个,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93.0%,最大值为145.3%,最小值为69.2%,变幅为76.1%。
沿海农区共有土壤墒情监测点9个,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106.7%,最大值为140.2%,最小值为81.2%,变幅为59.0%。
太湖农区共有土壤墒情监测点17个,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109.0%,最大值为149.0%,最小值为74.4%,变幅为74.6%。
沿江农区共有土壤墒情监测点20个,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108.2%,最大值为140.4%,最小值为68.3%,变幅为72.1%。
二、天气状况
据气象部门预测,未来三天,全省以多云天气为主。16日,沿江和苏南地区多云有时阴有分散性雷阵雨,其他地区多云。17日,苏南地区多云有时阴有分散性雷阵雨,其他地区多云。
三、田管措施建议
当前,全省油菜处于花荚期,苏南地区小麦普遍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,江淮之间和淮北地区小麦处于孕穗期。预计全省将迎来一次明显降水过程,建议各地:一是提前清沟理墒。要关注降水过程,及时疏通农田内外三沟,除渍降湿,改善小麦生长环境,降低赤霉病发生几率;二是做好肥水管理。防止早衰,增强小麦和油菜的抗倒抗病能力,促进植株增粒增重。雨后可根据作物受损情况施用恢复补救肥;三是加快春耕进度。做好玉米、大豆和蔬菜等作物选种、播种、育苗工作,力争全苗、齐苗。
注:田间持水量: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。
相对含水量(%)=土壤含水量×100/(田间持水量×土壤容重)
下一篇: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17期